领导信箱
首页 > 校园要闻 > 正文

《山西日报》专题报道我院教师刘利娜援疆支教先进事迹

发布时间: 2025-10-09  |  来源:本站  |  作者:宣传统战部  |  浏览:

情系边疆育桃李,心怀大爱绽芳华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,《山西日报》深度聚焦我院教师刘利娜援疆支教的实践经历,刊发了题为《援疆路上的“暖光”——用爱浇灌边疆的山西教师刘利娜》的专题报道,报道再现了刘利娜老师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、身体力行思政育人的生动场景,彰显了一位援疆教师扎根边疆倾情职教、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深厚家国情怀。报道全文如下:


援疆路上的“暖光”

——用爱浇灌边疆的山西教师刘利娜

在天山脚下,有一束来自汾水之滨的暖光,温柔而坚定地照亮着边疆的教育热土。这束光,属于122cc太阳成集团援疆教师刘利娜。她用爱与智慧,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、在民族村落的毡房内,编织着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,书写着跨越千里的教育情怀。

用“心”编织成长的经纬线

晨光透过窗户洒满讲台,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一节思政课上,刘利娜抱着那本厚厚的笔记本,如同捧着珍宝般走进教室。本子里密密麻麻记录着100余名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家庭情况,每一个字、每一条信息,都饱含着她对学生的深情牵挂。

刘利娜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

2024年8月,刘利娜带着满腔热忱从山西来到新疆,决心让思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。她创新地将“理论+实践+文化”的三维育人模式带进边疆课堂。在木垒县的红色旧址,她带着学生们穿梭其间,将丝路驼铃故事巧妙编成情景剧。“学生们穿上特色服饰,演绎新疆的历史,仿佛那些古老的故事又重新鲜活起来。”学院党委书记梁军感慨道。这样的场景,不仅让知识变得生动,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力量。

翻开刘利娜的教案,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爱的百宝箱。在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》教案中,她不仅系统梳理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,更精心穿插了新疆本地的鲜活案例:从坎儿井里流淌的各族人民协作智慧,到现代产业园里各民族职工共筑的致富梦。每一页都贴着她手写的批注,“这里可以加入学生家乡的变化”“这个故事适合分组讨论”,字里行间满是对学情的精准把握。这份教案,早已超越了教学工具的意义,成为连接知识与心灵、个体与民族的温情纽带。

课后的教室里,常常能看到刘利娜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的温馨场景。她用亲切的山西话绘声绘色地讲着“醋的故事”,从山西老陈醋的酿造工艺,到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,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。她还会引用哈萨克族谚语,深入浅出地解读团结的深意。这些散落在课堂内外的温暖瞬间,如同点点星光,汇聚成最有温度的“心灵课堂”,照亮了学生们的成长之路。

以“文化纽带”串联晋疆情谊

“共学山西刀削面,共跳新疆赛乃姆”,在刘利娜参与协作的“晋疆一家亲”活动现场,热闹非凡。200余名学生、群众围在灶台边,欢声笑语中揉着面,面粉像雪花般飞舞;空地上,人们踏着欢快的节拍跳起赛乃姆舞,旋转的身影交织,飞扬的裙裾与鼓点一起跃动。笑声、讨论声交织在一起,落在那幅“民族团结长卷”上,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。

刘利娜老师在给学生们上课

作为援疆干部,她充分发挥纽带作用,紧密地串联起两的教育与文化,促进着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。刘利娜积极促成昌吉骨干教师赴晋研学,让他们在山西名校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;协调促成山西大学、山西农业大学和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,为当地培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。她还精心组织学生书信结对活动,100余封书信在邮路上传递,仿佛织成了一道绚丽的“手拉手”彩虹,让两地的青年学子跨越千里,心灵紧紧相连。

学校的操场上,阳光明媚,刘利娜带着300名学生开展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弘扬中华优秀文化”剪纸、绘画微活动。一幅幅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作品不仅是孩子们的艺术成果,更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。这种扎根大地的教育实践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课堂内外悄然绽放,让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。

用“脚步”丈量为民情怀

走访民族同胞,是刘利娜工作之外的又一份工作。一到节假日,刘利娜就背着帆布包,踏上前往民族村落的路。她的包里装着政策宣传单、普通话手册,还有给孩子们准备的彩色铅笔,满满的都是对村民们的关爱。

刘利娜(左一)老师走访民族同胞

在刘利娜的手机里存着200余条民生诉求,是近一年她为民情怀的见证,每一条都牵动着她的心。谁家的孩子想学电商,她四处联系培训资源;哪家的老人需要义诊,她积极协调医疗团队;哪位职工情况特殊,她带着米面油为其送去温暖……

“当牧民们用生硬却真诚的汉语说‘谢谢刘老师’,当学生们把她画进‘最美援疆教师’的画作里,刘利娜的眼眶湿润了。那一刻,所有的疲惫和付出都化作了心底最柔软的感动。”

从三晋大地到天山南北,刘利娜的援疆路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会。正如她在工作总结里写的:“援疆不是单向的付出,而是心与心的双向奔赴,当我用爱拥抱这片土地时,它也教会我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。”刘利娜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着援疆精神,成为了边疆人民心中那束温柔而真挚的“暖光”。

一审一校:吴冠华

二审二校:王丽娜

三审三校:彭志强